(來源:市南巴士) (來源:市南巴士) 信網6月26日訊(通訊員 韓堯鈺 見習行動員 姜丹寧)今年,適逢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各界舉辦形式多樣的慶?;顒?,全國人民的目光再次聚焦這顆璀璨的“東方之珠”。在青島,有一條路為迎接香港回歸而命名,隨時代發(fā)展升級“蝶變”,寄托著一座城市對祖國發(fā)展的深切祝福。城運控股公交集團市南巴士104路線,恰是這場“蝶變”的“見證者”。 線路與道路高度重合 見證香港路崛起每個瞬間 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并成立市區(qū)交通站,經營路線3條。50年代,公交增開青沙線、青湯線等8條線路,其中,青沙線又分為南北兩線,南線由東鎮(zhèn)發(fā)往沙子口,是104路線的前身。香港路的前身則是湛流路,分為湛山大路、湛流干路兩段。市南巴士26路線駕駛員楊曉冰是一名“公交迷”,研究公交線路30余年,他介紹:“青沙南線與湛流干路大部分重合,而104路線發(fā)展至今無大的調整變動,這讓它不曾錯過香港路崛起發(fā)展的每個瞬間?!?br> 公交退休駕駛員馬志強在104路線運行過30多年,他回憶,青沙南線在1970年前更名為4路線,是青島人口中的老4路。彼時,青島自湛山向東一帶均為農田用地,老舊寬大的公交車大部分時間在狹窄的莊稼地里穿梭,行經之處塵土飛揚?!俺藫P塵,駕駛員最頭疼的就是復雜的路況。為保證乘客安全,大家錯車時要特別小心,有時村與村之間溝坡回轉、坡度陡峭,人在坡底看不到坡頂,跑車的時候心情特別緊張?!瘪R志強說,崎嶇險峻的鄉(xiāng)道并非最大挑戰(zhàn)。七八十年代,市區(qū)之外的地方沒有路燈,每當夜幕降臨,湛流干路沿線大段會陷入一片黑暗中。“天色一暗,照明全憑車前燈,大家只能放慢車速小心行駛,真怕突然鉆出個人來?!?br> 見證東部崛起 細節(jié)之處感受城市脈動 1984年,青島成為中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城市發(fā)展步入快車道,公交線網隨之迅速擴張。1988年前后,市區(qū)、市郊線路分離,分別以兩位數、三位數的線路號命名,老4路線由此更名為104路線。該時期,湛流干路多處實施拓寬,車行道寬達20米,沿線相關急險路段以直彎填溝等方式進行修整。同時,山東路建成打通了東部的南北通道,寬闊的城市主干道骨架逐漸形成。 90年代初,市政府東遷為東部地區(qū)的建設發(fā)展注入了澎湃動力。湛流干路兩側基礎設施建設節(jié)奏加快,各類樓宇拔地而起,商業(yè)金融發(fā)展勢頭迅猛。這種變化,馬志強的感觸頗深:“以前,路旁都是低矮的平房,短短幾年過去,平地起高樓,城市沿海一線因為這條路變得生動起來,開車的心情都不一樣了!” 1997年,香港回歸。為迎接“東方之珠”回歸祖國懷抱,青島市政府發(fā)布關于市區(qū)部分道路命名、更名的通告,原湛山大路更名為香港西路,原湛流干路西段更名為香港中路,原湛流干路嶗山高科技工業(yè)園段更名為香港東路。香港路的命名寄托著一座城市深重的家國情懷,104路線則從細微之處記錄下這種情感。 “香港回歸前后,大家心情都很激動,有的乘務員在導游詞里增加了香港路沿線變化的相關內容,乘客聽得津津有味,我們心里特別自豪!”市南巴士六分公司黨支部副書記臧虹曾是104路線乘務員,她回憶,97、98年前后,公交已逐步推行導游式服務,導游詞隨乘客需求不斷變化。 行業(yè)服務隨城市發(fā)展升級 發(fā)起品牌活動共追時代記憶 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青島作為伙伴城市承辦奧運會帆船比賽,香港中路沿線的綠化、亮化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為積極融入城市發(fā)展格局,公交方面在硬件設施和軟性服務上下足功夫:更換上千輛環(huán)保智能新型公交車;充分利用公交車流動宣傳載體的優(yōu)勢,在車內車外加設迎奧運公益廣告或宣傳標語;制作專題片,利用車載電視滾動播放,提升迎奧氛圍;推出迎奧運文明示范線,推廣雙語服務、“一口清”“問不倒”“活地圖”等服務絕活,服務水平全面提升。 時至今日,臧虹仍清楚記得下班后與同事們一起苦練微笑服務、學習英語知識的日子,她說:“104路線見證了香港路幾十年的風雨變化,這種變化又反向推動了線路的升級發(fā)展?!比缃竦南愀勐芬殉蔀榍鄭u政治、經濟、金融、文化、商業(yè)核心區(qū)域,而104路線積極響應公交集團“暖行——讓出行更美好”品質提升主題實踐活動,大力推動美好出行落實落地,讓車廂服務始終與時代發(fā)展同頻。 每條線路都是見證,城運控股公交集團的200余條線路連通縱橫,交織出城市的光陰故事。為進一步深化青島巴士“一路相伴”品牌建設,即日起,市南巴士公司將在下屬30條線路上發(fā)起“尋找城市記憶 傳承品牌文化”系列活動,邀請廣大市民共同回憶線路的歷史沿革及服務技能技巧,在傳承之上結合新時代乘客需求優(yōu)化,形成新老共融的特色服務法,引導各線路唱響屬于自己的時代之音。 文章來源:信網。如上內容為青島信息港(www.xiewudingchuang.com)官方網站綜合整理發(fā)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青島信息港官方網站是山東青島區(qū)域化綜合性新媒體平臺,目前青島信息港已全網覆蓋,主要有今日頭條、微博、微信、嗶站、知乎、搜狐新聞、網易新聞、騰訊新聞、新浪新聞等商業(yè)平臺,以及中央和省市地方官方媒體平臺入駐號,實現了全網覆蓋。青島信息港是山東半島地方信息門戶,擁有廣播電視經營許可證,按規(guī)定進行工信部和公安局的備案,內容源于網絡,版權歸原網站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如需轉載時請保留原版權的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