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網1月19日訊(記者 杜杲燃)非遺在社區(qū),全民來參與,巧手做花燈,吉祥幸福年。1月18日,由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導、市北區(qū)文化和旅游局主辦的2022年“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家鄉(xiāng)年”系列直播活動之一,“非遺在社區(qū)”市北區(qū)首屆手工花燈大賽在青島市市北區(qū)文化館正式啟動。 (來源:市北區(qū)) 本次花燈大賽的主要參與者來自市北區(qū)22個街道辦事處,啟動儀式現(xiàn)場各街道辦事處代表領到花燈組裝材料后,青島市民俗學會將組織非遺傳承人和花燈制作專家陸續(xù)前往各個社區(qū)進行教學培訓與藝術指導,從而切實把握“非遺在社區(qū)”理念,真正將非遺傳承與保護深入到基層民眾中。活動通過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建立的包含抖音、快手、一直播、百家號、今日頭條、微博、微信視頻號、好客山東網及好客山東專屬直播間平臺官方賬號“好客山東”在內的新媒體直播矩陣,以及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品游青島”抖音官方賬號、大眾網青島微贊等共計11個平臺進行聯(lián)動直播,直播總觀看量累計高達280余萬。 直播現(xiàn)場,大家跟隨主播鏡頭一同感受了特色非遺手工花燈制作的魅力。青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陸玲表示,市北區(qū)非遺項目豐富多彩,近些年市北區(qū)非遺保護傳承工作開展有目共睹,舉辦首屆手工花燈大賽具有創(chuàng)新性,真正體現(xiàn)了深入落實“非遺在社區(qū)”試點單位的示范工作,打造獨具特色的島城非遺新風貌的要求。 (來源:市北區(qū)) 青島市市北區(qū)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于鏡龍向觀眾朋友們講述了舉辦本次手工花燈大賽的緣由。他表示:手工花燈作為青島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它本身還可以作為其他非遺項目的載體,有著很好的融合性。舉辦本次活動,更能很大程度上調動參與者的積極性,激發(fā)社區(qū)居民對青島市多種非遺項目的了解與關注。接下來,市北區(qū)將繼續(xù)開展多項非遺保護傳承活動,真正讓非遺走進民眾“活”起來。 (來源:市北區(qū)) 非遺展廳內,主播重點采訪了市北手工花燈傳承人孫志芳老師,他詳細介紹了手工花燈在當今時代保護傳承的意義。而結藝傳承人李慧琴、剪紙傳承人李文玲、民間布藝傳承人王磊、烙畫傳承人滕鳳鳴4位老師也給大家?guī)砹怂麄冋谥谱鞯木坊簦麄儽硎竞芨吲d參與能夠到這次活動中,發(fā)揮自身非遺手藝所長,傳播島城非遺文化。此外,直播現(xiàn)場主播還采訪了青島大學“花小燈”非遺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的指導老師馬光亭教授和負責學生徐凌,他們表示能夠通過在校實踐和參與社會活動,讓更多學生群體了解與傳承傳統(tǒng)非遺文化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 (來源:市北區(qū)) 此外,本次花燈大賽還將積極組織各類社會團體和組織參與,包括青島理工大學、青島大學、青島市市中心聾校、青島市寧夏路二小、嶗山區(qū)南宅小學、市北宜昌美景京劇團等社會團隊齊聚力,將“非遺在社區(qū)”中“社區(qū)”的概念宏觀化,共同推動文旅融合與文化保護的融合發(fā)展。 (來源:市北區(qū)) 除社區(qū)居民簡易花燈制作之外,本次花燈制作比賽還將邀請青島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工藝美術大師和民間工藝大師等群體,融合青島市其他非遺項目和傳統(tǒng)文化元素,拓展創(chuàng)作題材,制作包括皮影藝術花燈、大歐鳥籠花燈,萊西木偶花燈、木版年畫花燈、京劇臉譜花燈、剪紙藝術花燈,民間烙畫藝術花燈、嶗山十二景剪紙花燈等在內的精品花燈,青島市民俗學會會長田清來向記者介紹到。 (來源:市北區(qū)) 后續(xù),上述精品花燈將和由專家評委評選出的社區(qū)居民獲獎花燈一同于2022年春節(jié)、元宵節(jié)期間,結合燈謎、非遺手工藝等元素創(chuàng)新展現(xiàn)形式,在市北區(qū)臺東步行街面向市民群眾進行展示,屆時會為市民群眾帶來一場賀新年大吉,賞百米花燈,觀花燈猜謎,逛時尚島城的非遺文化盛宴。 (來源:市北區(qū)) 文章來源:信網。如上內容為青島信息港(www.xiewudingchuang.com)官方網站綜合整理發(fā)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青島信息港官方網站是山東青島區(qū)域化綜合性新媒體平臺,目前青島信息港已全網覆蓋,主要有今日頭條、微博、微信、嗶站、知乎、搜狐新聞、網易新聞、騰訊新聞、新浪新聞等商業(yè)平臺,以及中央和省市地方官方媒體平臺入駐號,實現(xiàn)了全網覆蓋。青島信息港是山東半島地方信息門戶,擁有廣播電視經營許可證,按規(guī)定進行工信部和公安局的備案,內容源于網絡,版權歸原網站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如需轉載時請保留原版權的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