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十大計劃助力“人才強青” 為進一步提升政策效能,市委組織部對我市現(xiàn)行人才政策進行整合、集成、提升、完善,對現(xiàn)行的23項政策保留、6項政策優(yōu)化提升,廢止了不再適用的5項政策,形成了《關于實施新時代“人才強青”計劃的意見》,作為未來一段時期人才政策的綱領性文件。 4月24日召開的市委人才工作會議上,對該意見進行了發(fā)布推介。政策圍繞擴大基數(shù)、高端引領、凸顯特色、賦能發(fā)展四個方面,制定了“十大計劃”,縱向涵蓋頂尖人才、高層次人才、“未來之星”、青年人才等,分層次精準施策;橫向圍繞“引育留用”等人才工作鏈條,涵蓋了人才的各項服務保障以及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招才引智等方面的支持激勵措施,有針對性優(yōu)化人才發(fā)展生態(tài)。會上還印發(fā)了政策兌現(xiàn)指南,對十大計劃進行了細化,便于政策更加高效落地。 1 人才基數(shù)倍增計劃 按照“放寬條件、取消限制、新增渠道”的思路,放寬人才落戶的條件,取消了一些限制: ●副高職稱、高級技師落戶年齡由50周歲放寬至55周歲及以下,碩士由45周歲放寬至50周歲及以下; ●取消博士、正高職稱的年齡限制; ●取消高級工、中級工繳納社保滿1年、2年的限制; ●新增社區(qū)集體戶,承接無固定住所、無近親屬家庭戶、無單位集體戶等人員落戶。 2 頂尖人才集聚計劃 對A類人才,包括“兩院”院士、諾貝爾獎以及圖靈獎獲得者等世界級科學家,在激勵引育、服務保障、柔性引進等方面加大支持: ●自主培養(yǎng)或全職引進的頂尖人才,財政給予500萬元補助; ●鼓勵用人單位柔性引進頂尖人才,按照用人單位實際給付個人勞動報酬的30%給予補貼,上不封頂。 3 高層次人才提升計劃 對B、C、D類人才,包括入選國家、省、市三級人才工程的人選,既補到個人,同時獎勵用人單位: ●全職引進和自主培育的國家級人才工程人選,國家、省、市三級疊加補助達400萬元;同時,對用人單位,每培養(yǎng)1人就獎勵30萬元。 4 “未來之星”儲備計劃 為有望入選院士、國家級人才工程和省泰山系列工程的后備人才,以及能夠帶領企業(yè)長大為獨角獸、瞪羚、“專精特新”小巨人、隱形冠軍企業(yè)的經營管理和核心技術人才提供支持: ●對有望當選院士的后備人選,在兩年管理期內給予用人單位100萬元培養(yǎng)經費。 ●今年計劃遴選70名左右“未來之星”人才 5 青年人才招引計劃 本碩博學歷人才和博士后科研人才可享受住房、安家等普惠性政策: ●在青落戶并購買唯一商品住房的博士、碩士,分別給予15萬元、10萬元一次性安家費。 ●在青工作的博士、碩士、本科畢業(yè)生可連續(xù)三年享受每月1200元、800元、500元的住房補貼。 ●對博士后科研人才,在站的生活補貼由每月5000元提高到7000元;出站來青留青工作的,給予25萬元安家資助,到企業(yè)工作的,提升至40萬元。 6 技能人才培育計劃 打造一支數(shù)量充足、結構合理、技藝高超的技能人才隊伍: ●全職引進或自主培養(yǎng)的世界技能大賽金牌獲得者給予200萬元獎勵; ●成功創(chuàng)建世界級、國家級和省級技能競賽集訓基地的,按投入比例最高給予500萬元獎補。 7 海洋人才發(fā)展計劃 圍繞打造引領型現(xiàn)代海洋城市,著力集聚引領型海洋人才: ●海洋領域高層次人才,按照用人單位實際給付個人勞動報酬的30%給予補貼;●海洋領域急需緊缺專業(yè)的博士、碩士,按照每人每月1500元、1200元標準給予住房補貼,分別高于其他領域博士、碩士25%和50%; ●今年開始開展海洋領域突出貢獻人才評選活動,獲評人才最高可享受30萬元獎勵,對有重大貢獻或取得重大科技突破的實施“一事一議”。 8 海外人才引進計劃 為國際化人才提供更具開放性、競爭力的政策支持: ●給予外籍及港澳臺高校畢業(yè)生“同城待遇”,可不受戶籍限制。 ●鼓勵頭部企業(yè)在海外設立研發(fā)中心、聯(lián)合實驗室、孵化器等離岸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基地,對成效突出的,最高給予2000萬元獎補。 9 產才融合促進計劃 緊扣24條產業(yè)鏈,聚焦“補鏈”“強鏈”“延鏈”,強化對頭部企業(yè)和領辦人激勵: ●對促進產業(yè)配套完善、補齊產業(yè)鏈“斷點”的項目領辦人,按項目落地實繳注冊資本最高給予400萬元獎勵。 10 人才服務支撐計劃 ●突出金融賦能,著力打造涵蓋“人才金”“人才貸”“人才板”“人才債”“人才險”相互融合的金融賦能鏈條。 ●堅持服務賦能,解決“稅學醫(yī)房”等人才關心的關鍵問題,率先在全國建立優(yōu)質基礎教育學位及事業(yè)編制2個“蓄水池”,優(yōu)先保障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和配偶就業(yè),在醫(yī)療服務上,高層次人才享受綠色通道、健康查體等服務。 觀海資訊/青報全媒體行動員 劉佳旎 文章來源:信網。如上內容為青島信息港(www.xiewudingchuang.com)官方網站綜合整理發(fā)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青島信息港官方網站是山東青島區(qū)域化綜合性新媒體平臺,目前青島信息港已全網覆蓋,主要有今日頭條、微博、微信、嗶站、知乎、搜狐新聞、網易新聞、騰訊新聞、新浪新聞等商業(yè)平臺,以及中央和省市地方官方媒體平臺入駐號,實現(xiàn)了全網覆蓋。青島信息港是山東半島地方信息門戶,擁有廣播電視經營許可證,按規(guī)定進行工信部和公安局的備案,內容源于網絡,版權歸原網站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如需轉載時請保留原版權的完整信息,否則追究侵權責任。 |